2025年7月29日,以“智御?無界:大模型引領安全服務新時代”為主題的天澤智聯新品發布會在合肥舉行。此次發布會聚焦安全產業智能化、服務化升級,重磅推出「藍塔」原生安全服務大模型及覆蓋消防安全、安全生產、結構安全三大場景的多款硬核產品,以“基礎研究+技術創新+產業孵化”的模式,為安全服務化、智能化升級注入新動能。


一、戰略錨定:安全服務轉型的時代命題
“安全是發展的前提,而技術創新是安全治理現代化的核心支撐。”清華大學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副院長梁光華在開場致辭中開宗明義。

清華合肥院副院長 梁光華
隨著產業升級和《安全生產治本攻堅三年行動方案(2024-2026年)》深入推進,安全產業正經歷深刻變革。市場重心從硬件銷售向運營服務遷移,需求端從事后應急向全周期防控升級。這種轉型的核心是解決“能力供給”與“需求升級”的適配問題。

天澤智聯副總經理 關勁夫
天澤智聯副總經理關勁夫在主題演講中提到,安全產業正在向運營服務導向加速轉型,對行業參與者服務能力提出更多的要求。大模型技術的出現,能夠幫助行業參與者更好地提升安全運營服務能力。AI大模型正在重塑安全產業邊界,未來將更融合、智能化、平臺化、生態化。
通用大模型雖有基礎能力,卻因缺乏行業適配,難以直接解決安全服務中的具體問題:中小企業缺乏技術儲備,也難以承擔技術適配的成本,最終只能“望技術而興嘆”,難以享受到大模型帶來的紅利。
天澤智聯的藍塔大模型及系列產品旨在幫助行業伙伴適應趨勢,找到安全服務藍海,堅守保護生命財產安全的核心使命。
二、藍塔大模型:構建安全服務的能力基座
針對產業進階中的深層矛盾,天澤智聯發布的「藍塔」原生安全服務大模型,跳出了單純技術輸出的思維,而是致力于為安全服務量身打造能力基座。

天澤智聯CTO 詹杰
天澤智聯CTO詹杰介紹,其核心突破在于:以數十億級安全領域專屬語料為養分,將消防、生產、結構安全等領域的專業能力,拆解為“可調用、可組合、可生長”的模塊化組件,從法規解讀、風險研判到報告生成、應急推演,覆蓋服務全流程。更關鍵的是,通過開放API接口,合作伙伴無需重構系統,就能將藍塔能力嵌入現有服務流程。
這種能力共享模式,改寫了安全服務的供給邏輯,讓所有參與者都能站在同一技術高度,低成本獲取專業能力。
三、場景落地:從技術基座到服務閉環
技術的價值,終究要在場景中生長。天澤智聯同步發布的12款產品,恰是藍塔能力的具象化載體。

天澤智聯消防安全BU總經理 胡欣
天澤智聯消防安全BU總經理胡欣介紹,在消防安全場景中,天澤智聯依托藍塔大模型助力消防全域能力提升,發布“綜合安全智能服務中心系統”,配套“用戶信息傳輸裝置”“防災智盒”“消控室值班機器人”和“無人綜合應急站”5種產品,用“智慧大腦”賦能服務,以“硬核科技”筑牢防線,重新定義消防安全新紀元!

天澤智聯安全生產BU總經理 王穎
天澤智聯安全生產BU總經理王穎介紹,在安全生產領域,依托藍塔大模型打造安全生產智慧管理平臺,針對大中小型企業不同訴求,發布“安全生產智慧管理平臺-專業定制版”“工倉云安AI一體機-軟硬一體本地版”“工倉云安-SaaS輕量標準版”3款產品,深度服務礦山冶金、石油天然氣、新能源、高端制造等領域,助力企業數字化轉型。

天澤智聯結構安全BU總經理 陳鋮
天澤智聯結構安全BU總經理陳鋮介紹,在結構安全端,天澤智聯用“三維結構監測機器人”“彈性波檢測技術服務”“水庫智能管理系統”“結構安全智能預警服務平臺”4款產品,聚焦水利安全領域,以亞毫米級預警設備與深度隱患檢測服務,筑牢水利安全屏障,守護江河安瀾。
四、深度適配工業場景:工業級四足機器人
在最后的“One more thing”環節,工業級四足機器人G7的閃亮登場讓人眼前一亮。這款機器人深入融合前沿AI算法與精密機械工程技術,可在惡劣環境中執行高危巡檢與災后偵查任務,成為高危區域的“安全尖兵”。


從2018年首創消防托管服務模式,到2025年推出安全原生大模型,天澤智聯用7年時間完成了從“服務提供者”到“能力賦能者”的跨越。希望“藍塔,做幫助大家找到安全服務藍海的燈塔”,通過藍塔大模型讓所有參與者無論規模和場景,都能找到適配技術路徑,為安全產業補上了“服務化轉型”的關鍵一環,更使技術紅利從少數頭部企業擴散至百萬中小從業者和城市末梢場景。
正如發布會主題所言,“智御·無界”,當人工智能不再是少數企業的“專利”,而是成為全行業的“基礎設施”,真正的安全普惠時代才將到來。
世衛組織:新冠肺炎確診病例超過20萬例 造成8000余人喪生
世衛組織總干事譚德塞18日通報,迄今世衛組織收到的新冠肺炎確診病例超過20萬例,造成8000余人喪生;為遏...